编者按:
海剑(本名:徐苏林),是以主创法治文学为专长的高产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内含深刻,影响深远,构思精巧,是当下不可多得的热门的反腐题材的精品力作,深受读者们的好评,在我国文坛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其先后出版了文学作品《青春期的黑色记忆》《中国高智能犯罪调查》《完美指控之原罪难逃》《等你上钩》《国家监察行动之破局者》《国家监察行动之刺心者》《刑事检察官之真凶》等30余部;主编《正义之剑》《检察官忠告》《反渎风暴》《铁血检魂》等30余部;编剧影视作品《正义使命》《国家指控》《猎狐者》《绝对指控》等50余部。有30余篇(部)荣获国内外大奖。
我会官方网站、公众号曾先后多次介绍和发布过海剑先生的作品和书讯文章。今日起,我会择时推发海剑先生关于作品创作体会方面的文章,类型多样,涉及文学作品、影视编剧等,异曲同工,这对于我们交流和提升创作技法的文友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此编发,诚供参阅。
名家创作谈|《身份疑云》:人性、法律与正义的探讨
作者:海剑
《身份疑云》是一部聚焦普通刑事案件背后人性的电影。在策划、编剧这部作品时,我力图深入探究人性、法律与正义之间的错综关系,以及一个人在极端困境下的抉择与挣扎。
一、主 题
这部作品的核心议题在于深度挖掘一起平凡司法案例背后所折射出的普罗大众的人性百态。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它以人的情感纠葛作为主要的叙事线索,而法律程序的推进则成为辅助性的故事背景。影片通过详尽叙述田凤仙的个人悲剧,细腻描绘了她从一名受害者逐步演变为犯罪者的心路历程,探讨了她在这段历程中经历的人性挣扎、善恶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生活的无奈。此外,影片还进一步探讨了司法制度在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反思了社会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以期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二、创作动机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像田凤仙这样的普通人物并不鲜见。他们或许过着平淡的生活,默默无闻地存在着,但在遭遇不公和困境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和维权。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也激发了我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言:“存在即合理。”通过这部作品,我希望能够引发全社会对这些普通人的关注和思考。这些人在面对困境时,为何会做出极端的选择?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社会原因和人性弱点?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也可以为我们自己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从而也使作品有了更厚重的意义和深度。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检察官这个职业,以及他们在维护法律公正中的重要作用。检察官是法律的守护者,他们承担着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和审判的重要职责。正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法律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检察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所做出的努力。
此外,这部作品还旨在促使人们反思社会制度和人性的弱点,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人性的弱点是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深刻反思和改进,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
总之,通过这部作品,我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增强人们对法律公正的认识,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让我们共同为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身份疑云》剧照
三、选材与灵感来源
这部作品的素材取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事件。我注意到,一些无辜的受害者在其权益受到侵犯后,却无法获得公正的待遇和应有的赔偿,最终不得不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些令人痛心的案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也从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汲取灵感,例如《悲惨世界》《罪与罚》等,这些作品深度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法律的困境,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启发和影响。
四、叙事结构
本影片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了最为传统且直接的线性叙事手法,完整地依照时间的推移,详细叙述了田凤仙一案的起始、经过以及最终的结局。故事始于田凤仙被指控犯下杀人放火的严重罪行之后,她的逃亡生涯,接着描述了检察官林正阳与他的团队在接手此案后,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展开深入的调查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案情逐渐明朗,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最终,田凤仙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被执行了死刑。整个故事的过程,无论是事件的推进,还是人物的心理变化,都表达得十分清晰,层次感强烈。
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除了主要的线性叙事外,我还巧妙地运用了插叙和回忆的手法,以此来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例如,通过回忆的方式,揭露了田凤仙被陈志彬强奸的那段黑暗经历,以及她在那之后,如何在村里遭受他人的非议和指责。这些插叙和回忆的片段,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生动,也让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她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五、人物设定与塑造
林正阳,本片正面角色男一号,作为资深检察官,他智慧、深沉、严谨,有丰富的处理大要案的经验。在案件中,他始终坚守法律公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查明真相。同时,他也对田凤仙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他明白,法律必须得到维护,无论田凤仙曾遭受多大苦难,都不能成为她犯罪的借口。
李萌,本片正面角色女一号,从省安全厅到滨海挂职的副处级检察员,她有悲伤的情感过去,喜怒不形于色,是安全、刑侦等多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在案件中,她与林正阳密切配合,深入调查,展现出了专业的素养和坚定的信念。
谭冰,本片正面角色女二号,作为检察院公诉一处的书记员,她代表了现代都市青年的形象。在案件中,她从最初的对案件的不理解,到逐渐认识到案件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田凤仙,本片反面角色女一号,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但在遭受陈志彬的强奸后,却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赔偿,反而遭受了村里人的非议和指责。在绝望和无助中,她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为一名杀人犯。她的命运令人同情,但她的行为也让人深感遗憾。
陈志彬,本片反面角色男一号,一个可恶的强奸犯,他的行为是导致田凤仙悲剧的重要原因。他多次对田凤仙动手动脚,甚至企图不轨,还在村里吹嘘与田凤仙的关系,导致陈炳全与他发生冲突。他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田凤仙,也破坏了整个村庄的和谐。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挖掘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以及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力求展现出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人性内涵。以田凤仙为例,她在遭受不公侵害之后,内心深处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然而,在这片黑暗中,她也闪烁着一丝坚韧的光芒。为了孩子,她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不断挣扎,希望能够摆脱悲惨的命运。
另一方面,陈志彬这个角色则具有典型的恶棍特质。他的行为令人发指,让人心生愤怒。然而,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在这副恶棍形象的背后,也许隐藏着某种扭曲的欲望和恐惧。我试图通过深入剖析他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他行为背后的动机,让观众在愤怒之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我注重把握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通过展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性的复杂性,我希望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真实而生动的社会画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探索人性的边界,思考善恶的根源,以期让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富有感染力。
《身份疑云》剧照
六、情节如何布局
开头通过描写田凤仙在看守所的惊恐和否认自己的身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接着,通过林正阳等人对案件的调查,逐步揭示出田凤仙的遭遇和作案动机,让观众对她的命运产生同情。
在调查过程中,设置了许多悬念和冲突,如田凤仙为何坚决否认自己的身份、陈志彬是否强奸了田凤仙、陈炳全为何在一开始不愿意指证田凤仙等,这些悬念和冲突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同时,也通过描写姚母的拦车哭诉、赵淑华的回忆等情节,展现了案件对受害者家属和相关人员的影响,使故事更加丰满和真实。
最后,通过亲子鉴定等手段,证实了田凤仙的身份,林正阳等人也查明了真相,但田凤仙最终被执行死刑,这样的结局既让人感到遗憾,也让人深思。
七、矛盾的产生与化解
矛盾的产生主要源于田凤仙遭受陈志彬的强奸后,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赔偿,反而遭受了村里人的非议和指责。这让她陷入了绝望和无助之中,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然而,田凤仙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未能找到正确的出路,而是选择了以暴制暴,这无疑是一种悲剧。
同时,陈炳全在得知妻子被强奸后,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既想为妻子讨回公道,又害怕惹上麻烦。这种内心的挣扎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矛盾的化解主要通过林正阳等人的调查和努力。他们深入了解案件的真相,找到了相关的证据,最终证实了田凤仙的身份。同时,他们也对田凤仙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她争取了一些权益。然而,法律是无情的,田凤仙最终还是被执行了死刑。虽然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化解,但这样的结局也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这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八、本片的价值与展望
本影片的深远意义在于它激起了观众对人性深处、法律体系以及正义本质的深度思索。借助田凤仙这一角色的遭遇,影片揭示了一个关于人性复杂性、善与恶的较量,以及面对命运无奈的挣扎。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显现出其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方面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规范,更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此外,影片还激励人们深入反思现有的社会结构和人性中的缺陷,从而共同努力,防止类似悲惨事件在社会中重演。通过这种反思,人们被提醒着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和改善社会制度,同时也要正视和提升人性的光辉,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公正的世界。
当然,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让人们更加重视人性和法律的问题。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公正、平等的环境中生活,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身份疑云》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思考的作品。此外,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剑,本名:徐苏林,男,法律人,作家,编剧。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反腐倡廉法制教育丛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1996年8月进入北京司法机关工作至今,一级调研员。创作不辍,作品多部,曾多次荣获国内外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