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官网
010-8589 6967
首页 > 专题论坛 > 详情
《河道总督》研讨会评论(二)
来源: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07-13

 

    

 编者按:杨义堂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作品研讨会于2023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办,其意义非常重大,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研讨会上,一批当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出席研讨会并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现分期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河道总督》研讨会评论(二)

 


历史与文学兼顾  钩沉与弘扬并举

《民族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 石一宁


杨义堂的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以其独特的古代治理黄河与大运河题材,引起文学界的瞩目。

正如作品开头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河道总督》这部作品首先可以当作一部历史或一部明代的治国史著作来读,虽然它主要书写的是治理黄河与大运河的人物事略。

作品主人公潘季驯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二十七年,是明代任职最长的治河大臣,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季驯根据自己的治河实践经验,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潘季驯治黄通运的方略和“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制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当时直至清末治河的主导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在书写主人公潘季驯四次治河经历和一生际遇的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的这一段历史。潘季驯生活的时代,黄河仍一如既往频频展现桀骜不驯的的性格,如同第四章“救难一进河督院”所描写的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七月景象: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沛县一带决口。挣脱了羁绊的黄色浊流呼啸而下,势不可挡,向下分为了二支,然后再分为了十三支,一直达于徐州。黄水经过之处,数百里间一片汪洋,浩渺无际,导致徐州以北的大运河“上下二百里运道俱淤”“运艘阻滞,庐舍荡析,朝廷上下一筹莫展”。作品还写到沛县夏镇,“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水,只有少数一些高地晃荡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小岛,灾民们看到穿着官袍的人来了,哭号不已。”对于黎民百姓来说,黄河泛滥就是灭顶之灾;对于国家来说,河漕淤塞、漕粮不到就意味着京城告急、朝廷停摆。黄河和运河,就是国家和百姓的命脉。黄河、运河的管治如此重要,但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嘉靖、隆庆、万历皇帝,还是三朝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没有亲临过治河一线。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就曾尖锐指出:“明朝官僚主义程度之坚强与缺乏弹性,举世无比。”

作品中的相关描写,既说明了主人公潘季驯责任之重,亦呈现了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作品从黄河与运河治理的独到视角,揭示了明代的一个历史侧面。

当然,《河道总督》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是以文学的形式讲述的历史。我们还必须从文学的角度来衡量它。

作为一部追述遥远历史的纪实文学,《河道总督》的叙事建立于对基本史实保持忠实的基础上,这是纪实文学文体的规定性所要求的。但即使是历史学家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不可能再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因此,对纪实文学作家来说,历史裂开的缝隙仍然是很大的,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杨义堂在纪实文学创作如何加强文学性的问题上显然经验丰富、游刃有余,《河道总督》在情节设置、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诸多方面,借鉴了小说的笔法。作者不拘泥于史实,也不拘泥于纪实,而是当虚构时虚构,如大量的人物对话;当抒情时抒情,如第二十六章“江巡抚劳累命断”这样纵笔:“站在云龙山顶,视野格外开阔。夏日明亮的阳光下,群山如点点墨迹,装饰着一幅壮丽的山水,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正如一条美丽的白练从遥远的西北飘逸而来,缠绕在徐州城的脖子上,又似乎被长风吹开,向着东南方向悠悠飘去。”在人物描写方面,也借用小说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手法。作品注意表现主人公潘季驯的家国情怀和克己尽忠的牺牲精神,如第二十五章“筑遥堤铜帮铁岸”,有潘季驯和下属张纯关于河漕工程完工、河上无事后个人进退的思考和对话。张纯建议河漕工程用不着一次全部修好,遥堤、格堤留待明年或者后年再修,并以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的宰相文种和西汉韩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提醒潘季驯警惕重蹈历史覆辙,导致下场悲惨。潘季驯虽然也受到触动,但经过一番沉思后回应说:“个人进退得失固然很重要,但是能让大河安澜,朝廷安心,百姓安定,我等河臣从此不用再来治河,是不佞一直以来的心愿,能今年实现这个愿望,绝不愿意等到明年,能今天实现这个愿望,绝不会等到明天!”“将来有没有好下场,我不知道……朝廷设立河漕这样一个衙门,就是为了社稷和百姓谋求河利、规避河害的,既然有利于社稷和百姓,那就应该去实行,至于我等的进退得失,就不要考虑了!”

事实上,张纯的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果然应验。潘季驯在一片弹劾声中接到朝廷致仕还乡的旨令。潘季驯七十五岁在家乡病逝后,朝廷并没有按照规制赐予谥号,未对潘季驯的一生予以肯定和表彰,也没有为其墓坟赐立石像生。一代治河名臣潘季驯“在巨大的争议与无限的孤寂中”盖棺却未论定。潘季驯获重行葬礼,予祭四坛,那已经是二十五年后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后的事了。

《河道总督》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钩沉与弘扬并举,表现了潘季驯一生全身心地投入治河事业,“杯酒平分苍岱色,席间遥控大河流”的卓绝奋斗与值得自傲的成就,生动地讲述了一段黄河故事。作品所表现的明代历史和潘季驯的个人命运,涂有一抹悲剧色彩,是一曲历史与人的悲歌。但它悲而不哀,塑造了主人公潘季驯在“可与乐成,难与虑始”的历史情境中保持从容淡定、不计进退得失、求仁得仁、无怨无悔、遗芳后世的悲剧英雄形象。作品在纪实文学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呈现方面,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经验。

 

 

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恢弘壮丽的黄河传

中国作协研究员创研部研究员文学评论李炳银


黄河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写黄河的书,我看了好多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写黄河。黄河与我们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命运很密切,是割不断的联系。所以凡是有关黄河的写作都是有意义的。现在有很多人直面写黄河,黄河那么大,那么远,怎么写得过来?根本写不过来的。

杨义堂作为一个作家,也是一个文化学者,也是专家,他写黄河采取了以人进入,以潘季驯的人生经历进入书写,我觉得是非常有技巧的。杨义堂从一个点上,黄河一段治河历史,我觉得构思巧妙。黄河功劳之巨,黄河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功劳是创造了华北平原、淮海平原,没有黄河哪来这些平原,可以说,是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另一方面,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也是深重的,说不完道不尽。但是,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功劳是第一位的,非常值得我们对她产生敬畏的心。所以,义堂写的河道总督潘季驯在治河历史上确实功劳堪比大禹,他在治黄河的时候,变害为利,在治河的过程中有他的治河方式。黄河、淮河、运河,怎么治理?他提出来要以治黄为根本,治运、治淮都不能躲开黄河,他发明的“束水攻沙”等是治河方法的创新。

义堂通过《河道总督》,既写了黄河的历史,又写了治黄过程当中上上下下的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心思,不同人物的行为方式,写潘季驯不是一个人,这些人物各个都尽职尽责。由于他们的贡献,黄河才有了多年的安澜。潘季驯治河治好以后,为了让黄河永远安澜,继续修高家堰石工堤,修各种堤坝,很多人说你已经很好了,别再弄了,他不行,他要继续修下去。这些人物的胸怀、大爱的精神,对国家、对民族、对老百姓负责精神都令人十分感动。杨义堂的这个作品写得确实很丰富,很厚重,既是写实,又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我对义堂表示祝贺,也对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几家主办承办单位表示感谢。

我认为,杨义堂的《河道总督》在几个方面很有成就,总结起来是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围绕着潘季驯这个人,以他治黄的经历为中心,涉及到几个点:第一个点是治黄策略的,黄河怎么治理,采取什么办法,怎么个治法;再一个点,在治黄的过程当中,他和朝廷之间发生的纠缠或者是来往联系;第三点就是治河的目的,对朝廷来讲首先是保漕运,保京城吃饭,再一个是要保皇祖陵,也就是所谓的龙脉,这是两大目的,这两个目的解决了,许多人认为治黄就成功了。第四个点是潘季驯体现出来要以人民福祉,保百姓的生活。这个作品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来展开的,非常不容易。看起来是治河,但是错综复杂,矛盾重重,在这个矛盾起伏的过程当中,写出了潘季驯不辞辛劳、不辞艰难、不避风险、不屈服于各种各样的困难,这里面有一个词叫“纯臣”,是对潘季驯很好的褒扬。国家让我来治河,朝廷的意见也好,首辅张居正的意见也好,潘季驯是以治河为目的,为了把黄河治理好,潘季驯经过自己全面的勘察,他认为自己的方法对的时候,即使和朝廷意见不一致,也要坚持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人物的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敢于负责的职业精神。而另一些人治河患的时候,有一种功利心理在里边,只要把漕运问题解决就行了,把皇祖陵保住就行了,但是潘季驯不是,他要根治黄河,既要保漕运,保皇祖陵,更重要的是要保百姓的生活的安宁,所以这个作品写得非常有故事性,起起伏伏,起伏跌荡,潘季驯治河长达27年,治好了革职回家去了,黄河出了问题了又把他召回来,潘季驯每一次,虽然是也有情绪波动,但是每一次都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出来为国为民治河。在整个治黄历史上,潘季驯的精神表现、情感付出无与伦比。

《河道总督》是一个纪实文学作品,史料是扎实的,但也有虚构的成分,不管怎么说,作家是在相对可信的历史基础上对潘季驯治河经历的描写。其中的细节是很多的,从救个人到救百姓,在别人犹豫的时候,在别人困惑的时候,甚至打退堂鼓的时候他坚决不退,他几次出山治河,他母亲去世也没有回家,一心扑到黄河治河现场,最后一次出来的时候,老婆把门关上不让他走,他还是要出来治河,他妻子去世了,他也没送回家。所以我们今天用英雄的称号来评价他,应该不为过。

潘季驯治河中采用的束水攻沙”的方法,我们现在还用着,小浪底水库就是建立在冲沙的这个基础上,小浪底用的实际上就是潘季驯的办法,把水集结起来最后冲刷,最后越来越深,黄河不断流了,黄河比较稳定了,这都是潘季驯的功劳。动水冲沙,静水过船,现在都还在这种办法。

杨义堂的这个作品写得很好读,很具有感染力,把人物写活了,人物形象立起来了。还有一点想法,在《中国作家》杂志上选的可能只是一部分,我觉得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把黄河的泛滥包括黄河危害的情形,从历史上有一个大概交代,然后再写潘季驯治河。还应该写到黄河的功劳,尽管造成了很多困难,有过很多水灾,造成很多困难,但是它对我们中华民族,对中国有巨大的功劳,这个功劳要说充分了。我到黄河口东营去过,现在每年还冲积出来好几万平方公里土地呢,华北平原的形成都是黄河的功劳,我们中华民族沿河而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点一定要交代清楚。

 

 

塑造民族脊梁  扎实书写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福民


很高兴来开这个会,读了杨义堂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河道总督》,让我感慨很多,我讲几个方面。

杨义堂这部作品在当下纪实文学的写作中,有他的特点,这个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取得的成就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在题材的选取上。就年代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题材,就治河而言,这是专业性的题材,写的是过去被我们所忽略的人物。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作者取得的成就就是体裁和人物。这个题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写历史题材比较关注的往往都是上层宫廷斗争,比如说帝王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者帝王将相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成就等等,像这样一个关乎百姓民生,但实质上是中国政治格局,治河问题是中国历史政治格局的底座,在过去是没有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去讨论的,过去作家们不太注意,没有在政治重要性层面把握和体会。杨义堂通过写潘季驯治理黄河、治理漕运,通过具体的治水生涯,实际上是把整个中国历史、中国民生和中国政治的一些特色集中展现出来。我觉得《河道总督》在题材上是对报告文学的一个贡献,我们姑且叫报告文学。我看了以后也觉得像小说,看看还是纪实,题材是很开放性的话题,没有必要争论,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体裁,同时还是一个专业性体裁,杨义堂的书写,通过他的深挖深掘,使这个题材上升到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高度,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物的问题,这样一个我们过去不太了解的一个人,通过杨义堂的勾陈书写,使我们意识到,无论中国古代政治生活当中,还是当下的国民建设当中,这种类型的官员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因为我们过去看历史,比较多看高级人物,明星级的人物,我们处理历史就是两个途径,一个是高级的明星级的政治军事人物,如岳飞、李广、汉武帝、秦始皇等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那些诗人,我们一说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就这两大板块,像潘季驯这种类型的专家型的官员,其实是很少的,这样一个人物处于中国历史灰色地段,是没有人关注的。

我记得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建了一个唐史专业,招了一个研究生,做什么题目?唐代的漕运,我们觉得天方夜谭,完全不懂。唐朝怎么不写唐玄宗,李白,杜甫,我们不懂。为什么不懂?因为这些事情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农业文明这个时代理解生活的两个抓手,要么是政治,要么是诗人,没有人会管吃苦耐劳在一线工作,陨身续命、蒙受冤屈、蒙受误解。所以说《河道总督》这部书以及作者杨义堂能够关注中国古代生活的这个领域,把这个从来不曾被人注意的,也包括我们今天的民生和经济生活。今天互联网也好,娱乐明星也好,到底是谁去设计开发了小浪底工程,到底三峡水库的修建对于我们民生有多大益处,还是有多大害处,都不会去关注。所以《河道总督》这个题材和人物,使这些蒙尘的、被遮蔽在历史深处的灰暗但是重要的人物,这个成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三个特点是写法和手法。《河道总督》我读得很细,很好读,不坚涩,不故作高深。读下来有一个直接体会,就是作者在题材、人物、历史背景、人物细节做了特别深入的史料工作。因此,这部书是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可能是我个人的关系,这一点就比较符合我个人对于这类写作的技术性要求,我很不喜欢无边无界的文学虚构,你写的必须真人真事,我们小时候常说是不是真人真事,你写真人真实要有足够的历史支撑,这一点我觉得作者做到了,这是这个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手法上,我稍微有一点跟作者不太一样地方,他是把史料消融,里面有很多的引文,但是这些引文基本都是被翻译成普通话或者翻译成半文不白的话,这个有作者自己的考量,可能他很担心完全引原文,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这是作者的考虑。但是就我做研究的习惯而言,我是坚持认为应该引原文,不要去翻译,翻译很容易变成一个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问题,而且容易消解它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作者下了很多史料的功夫,但是这些史料最后都没有标明出处,这是我的不同意见,跟现在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究竟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大家有不同意见,是不能一言堂的,如果说我写,比如说关于信件,潘季驯跟他的友人,或者跟朝堂的奏折、书信什么之类的,我肯定是保持原文的,而且我下边要列上出处。就是付出流畅性的代价,强化选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是不同的作者对这个事情理解不一样,是不能强求作者的。

当然还有很多好处,就是行文很流畅,整个这部书的线索结构都非常清楚,比如说潘季驯先当河道总督,面临与漕运的矛盾关系,然后到第三次任命为河漕总督的时候,淮安漕运总督和济宁的河运总督这两个职务合一,可以看出朝廷在这方面下的决心也是很大的,赋予潘季驯很高的权利。书中谈到一个问题,潘季驯是有争议性人物,按作品叙述这么大功劳,只是一个正二品,死后连一个谥号都没有,显然他是带着争议委屈的死掉了。争议在什么地方?从汉朝到明清,关于治水的方案,各说各的理,并不是一方绝对错,另一方绝对正确,没有这么一清二楚的事情。写中国历史书,最怕写官场化,官场化就总有一个忠臣,有一个奸臣,然后皇帝是个糊涂蛋,这个是中国历史模式。但事实上可能都是忠臣,只是对事情处理的方法理解不一样,都是国家股肱之臣,比如说他跟高拱的矛盾或者跟朱衡的不一样,应该放更客观的角度处理,不要太官场化,作者这方面控制的已经很好了。这部书当中,在处理整体性的利益和地方性冲突之间,我觉得也下了很多工夫,但是好像还可以再好一点。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文学性的问题,强化文本的文学性其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我觉得可能应该稍微克制一点,不用那么抒情,不必那样去想象的,因为你不是写历史小说,我个人对历史小说这个提法很反感,我一点儿不喜欢历史小说,有正史理论,有什么什么传,正史有岳飞传,然后你一定要增加很多牛鬼蛇神,乱七八糟的,那这个文学和历史完全是冲突的。

总之,我觉得《河道总督》是非常好的尝试和努力,在纪实文学上,写过去不被人关注的生活层面,用文学方法和文化方式去处理历史题材,是一个突出的贡献。祝贺作者,也感谢《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山东省、济宁市对于作者巨大的支持。

 

 

唯有可爱,才更可亲可敬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何向阳


感谢《中国作家》和山东省作家协会举办这次《河道总督》作品研讨会,也祝贺杨义堂取得的成绩。

白庚胜主席作为这部作品的推荐人说得非常精粹,其中他谈到杨义堂,说这个作者没有用西方的文学流派来讲中国故事,而是挖掘出故事本身的戏剧性,深度描绘治河的历程,这个提炼是非常精要的。因为黄河宁、天下平,这个我们都是知道的,中华民族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与黄河这样一个既受她养育又与她博弈的关系世世代代一直存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了这个人物,说明代的潘季驯用束水攻沙的方法来治黄。对于这样一个中国治理黄河的故事,这个切入点,我觉得是耳目一新的。因为在我读这个《河道总督》之前,我对潘季驯是毫无了解,对这一段历史和他建功立业的这样一个实践毫无了解。读了这部作品之后,我确实是补上了这一课。

首先,我觉得《河道总督》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活。因为一读古代的文本,古代的故事,有时候在阅读上有隔离感,对塑造人物有局限性的,读者也会受限,对于古代故事中的人物,有时候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东西,很容易被表面化或者固化,甚至走到了面目僵硬的描写当中,这对人物影响很大。而潘季驯在这个书里面,在这个故事当中是鲜活的,感觉一下子跳脱出来了,潘季驯既是一个明代的治河官员,但是他又是跟我们拉得很近,是一个带着热血的、非常正直的人,这样一种鲜明品行的有细节的人,我们在历史史册当中可以说是不甚了解的,但是对他又有一种特别活脱脱的印象:当黄河春汛提前来的时候,他要去看水头,我觉得那一段描写得特别精彩,很多人拦着他,怕他的安全,因为水头就像钱江潮一样,会把人卷进去的,卷到黄河里肯定就不行了,几个人在拦他,他就拨开,然后再拦他,他喊道放开我,让他们放开,我要看水头,我看它们怎样冲开这个河渠的我觉得那一段描写特别好,然后他就追着河水,追着浪头在跑,在看,看到一切淤泥都被洗刷的干净,自然地引出了“束水攻沙”的方式方法,最后形成了他的治理方案。杨义堂笔下的这个人物确实是一种开拓创新,而且是不拘一格,我能看到那个画面。他的那样一种性格,我们才能够了解到他能够四次出山治河。潘季驯非常耿直,张居正本来还想给他个一官半职拉拢一下,但是他非常正直,为了这个方法跟他顶起来了。所以他这个性格,我觉得在一点一滴的故事细节里都是,包括他背上生疮之后,不断化脓,在流血水,但是他却要把自己绑到马上,两天两夜驰骋颠簸去工地查看,我觉得这些写法,包括他从小船上坠落河里的细节,他本来是在大堤上视察考察,他说这样太慢了,说我要上船上去,小船经不起风浪的颠簸,把他还打到水里去了,有一一个树枝拦住了他,才没有被大水冲走。他换好衣服反倒说今日不虚此行。你看,他在大风大浪里和黄河博弈,他不是岸上人,他是水中人,他是一个让人感觉可亲可敬的人。

过去我常说,写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一定要在“信”和“敬”上下工夫,在《河道总督》这部书里面,除了可信可敬之外,作者还写出主人公的可爱,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够触摸到他的呼吸,看到他的举手投足,听到他的笑声,感受到他对困难、病痛的蔑视,体会到和他在一起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潘季驯在被冠带闲住、革职辞别的时候,双手捂脸号啕大哭,他觉得对不起诸位同僚的那种深深的歉疚。当时的高官,其实包括现在的一些高官,当着众人的面都是要掩饰自己的感情,甚至要戴上保护自己的面具,而潘季驯这样的一个治河官员、一个面对大风大浪决不低头的人,他竟然嚎啕大哭,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他确实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作者从性情上来刻画人物,包括他和皇帝、和工部尚书朱衡,跟首辅张居正的辩论,他带领着同仁们一起奔赴治河的使命,作者不仅把治河的事情和过程都写到了,而且把这个人物都写活了。潘季驯最后回到了乡村,成了一个普通的乡民之后,他的那种感情,写得都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入目三分,既写了他的责任,又写了他性情,他的那种纯真,那种无惧,把人物写得非常活泼,非常可爱,我觉得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是我特别喜欢《河道总督》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时候,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剧,一写到古代的人物,哪怕是英雄人物,最后都写得非常扁平,你感觉它是一个直面,不那么圆润,有时候他拿腔作势,有时候他的举手投足,让你感觉隔得很远,甚至无法触及。那些作者也写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是会感觉这种喜怒哀乐好像是作者硬贴上去的,有点假模假式。读了《河道总督》,作家确实让我们体会到了,也只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物,才能够成就这样一个可信的故事,才能做出这样一种可敬的伟业!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原来有这种脊梁式的人物,他们数次遭受挫折,但是他们又数次爬起来,然后拍拍身上的泥灰,奋然前行!也只有这样可爱的品质和性格,才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内在的气质和脊梁!我觉得潘季驯这个人物确实写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可爱,他能够做出来这种丰功伟业,其实都是源于他性格上的这样一种可爱。而如果只有可信、可敬而没有可爱,我们觉得他不是文学的,但是正因为有了可爱,他的可信和可敬才有了坚强的支撑。

 

 

满眼的画面感  丰满的人物形象

《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  傅逸尘


前面各位老师的发言我都非常赞同,我最深的感受是,这个作品很好看,故事性很强,几乎一气呵成,非常好读。在读这作品的时候,满眼全是画面感,我读杨义堂之前的《抗战救护队》也曾经有过这个感受,这是他的特点。《河道总督》有改编电视剧的潜质,祝贺杨义堂抓到这么好的题材,值得深度挖掘。

另外一点,对于这样一个类似的、带有地方史志性质的人物传记的作品,写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杨老师在这个写作当中面临的难度,受到本身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很大的,要为自己家乡故土曾经出现的一个历史上的名臣干吏树碑立传,同时他所处理的这一段题材又是极其重大的,面对的历史时期又是极其复杂的,大明王朝近300年,这一段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史的复杂程度是无以复加的,要写地方志必须要站在济宁特殊的地域上,同时又要去为这样一个人物树碑立传,在处理这个复杂历史经验的时候,就面临着相当难度。我们可以看到,义堂老师用聚焦的笔墨,塑造了一位秉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民情怀和民生为本思想的历史上的技术官僚形象,塑造的还是非常充分,何向阳老师讲的亲切可感,甚至是有点单纯纯粹、可敬可爱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这也符合我们这个书的定位和义堂写作的初衷,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被淹没在时光隧道当中,义堂需要通过他对史料的挖掘、对于人物形象的想象性的人物塑造,让他重新浮出历史水面,让更多的人知晓有这么一个著名历史人物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讲,杨义堂的创作确实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果以一种更加经典性的文本来期待,还可以跟义堂继续交流。